快讯 来源:都市快报 时间:2021-07-05 14:11:43
前几天,学生小何匆匆走进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皮肤科主任石海兰的专家门诊。“医生,我昨晚睡觉前还好好的,今天醒来就发现脖子又红又痛,还出现糜烂,感觉被人抓伤了?!”石主任一看,小何的颈部皮肤出现红斑,上有大小不等水疱、浅黄色糜烂面,还伴局部红肿痛。了解到前一晚,小何睡觉前没关好门和纱窗,石主任分析,小何遭遇了一种厉害的小虫子——毒隐翅虫,而患上了隐翅虫皮炎。
石主任介绍,毒隐翅虫不咬人,但其体内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后会引起隐翅虫皮炎。这种毒素是一种强酸物质,存在于虫体各段,并可通过尾部的分泌腺分泌。该虫爬行时尾部上翘,末端常有一小滴透亮的液体,即为分泌的毒素。当夏秋季节皮肤裸露时,毒隐翅虫在皮肤上爬行,毒液溢出后沾染皮肤,可造成多处皮肤损害。
毒隐翅虫引起皮损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毒虫的种类、数量和机体的反应状态。轻者仅有局部皮损,重者可出现大面积的糜烂面或浅层的皮肤坏死,可伴有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一系列全身症状,若继发感染则使病情加重。出现皮损后到痊愈大约需要1-2周,皮损干燥结痂而愈,留有色素沉着或浅表瘢痕。如果及时诊治,可以缩短病程。
石主任建议,夏天尽量少去多杂草多树木的草丛,夜晚要关好门窗,室内安装纱窗或挂蚊帐,如果“亲密接触”隐翅虫,轻轻吹走或抖落即可,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捏取或拍击。不慎接触毒液后,应第一时间用碱性肥皂水清洗,有症状时及时就医。
(为保护当事者隐私,文内患者为化名)(记者 金晶 通讯员 郑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