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法律

31省份经济“半年报”出炉 你关注的省份表现咋样?

快讯 来源:安徽网      时间:2023-07-31 06:15:31

截至7月30日,31省份2023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均已出炉。


(资料图)

从经济总量上看,广东、江苏进入“6万亿俱乐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位列前十;从经济增速上看,15个省份跑赢全国5.5%的增速,上海以9.7%的增速领跑。

在各地全力拼经济的2023年,年中经济“成绩单”上有哪些省份表现亮眼?区域经济格局又出现哪些新变化?一起来看。

13省份经济总量超2万亿

从经济总量看,2023年上半年,广东和江苏双双突破6万亿元。广东稳居榜首,经济总量达到62909.8亿元,江苏以60465.3亿元紧随其后。

决策杂志注意到,广东、江苏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二者上半年经济总量差距,从2022年的2600亿元左右,进一步缩小至今年的约2400亿元。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争夺战,还将上演更多戏码。粤苏两强的你追我赶,也是中国经济强劲动能的缩影。

山东继续位居第三,达到44125亿元;浙江位居第四,达到38717亿元;河南位居第五,达到31326亿元。

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上海、河北、北京均超过2万亿元。

处在1万亿梯队的省份有9个,分别是陕西、江西、重庆、云南、辽宁、广西、山西、内蒙古和贵州。

综合来看,今年上半年,已有13个省份突破2万亿,22个省份突破1万亿。

经济总量变化,直接带来各省份位次的改变。与2022年的全年排名相比,只有辽宁与云南位次发生了变化。

云南上升一位,排在第17位。在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的全面部署下,2023年上半年,云南工业经济亮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5%,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达到32.7%,绝对值2229亿元,有力改善了云南产业投资结构。特别是以新能源电池、硅光伏为引领的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60.3%,连续12个月保持30%以上的高增速,成为云南经济第四支柱产业。

上海领跑,15省份跑赢全国

从经济增速来看,上海以9.7%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海南位居第二,增速达到8.6%;西藏位居第三,增速为8.4%。

作为中国经济最强城市,上海的经济发展一直备受瞩目。

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表现亮眼,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5%,彰显了上海经济的强劲实力和韧性。

在对外贸易上,上海表现也出色,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商品出口金额升至8463.2亿元,增长15.2%;进口商品金额为1.25万亿元,增长9.1%。

排在第二的海南,则是得益于消费需求的明显复苏和外资外贸持续增强。

今年上半年,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2.90亿元,同比增长9.2%。特别是在旅游上,海南已实现了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游客人次和旅游市场收入恢复态势明显。

今年上半年,海南省接待游客4606.6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提升了32.8%;实现旅游总收入为916.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2.4%。外贸方面,上半年海南货物进出口总额1151.6亿元,同比增长26.4%。

从全国来看,共有15省份超过全国增速,分别是:上海(9.7%),海南(8.6%),西藏(8.4%),吉林(7.7%),内蒙古(7.3%),浙江(6.8%),青海(6.8%),甘肃(6.8%), 江苏(6.6%),宁夏(6.5%),山东(6.2%),河北(6.1%),安徽(6.1%),湖北(5.6%),辽宁(5.6%)。北京(5.5%),四川(5.5%)与全国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为经济总量前十省中增速最快的省份。

今年上半年,浙江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大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精准高效推动“8+4”政策兑现、直达快享,经济恢复速度有所加快,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长三角挑大梁,中部增速放缓,东北持续向好

梳理31省份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发现有三个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长三角挑大梁。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经济增速均在6%以上,分别是9.7%、6.6%、6.8%和6.1%。三省一市的经济总量位次与2022年相比,也保持稳定。

决策杂志梳理发现,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合计达到143645.47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4.2%,贡献了全国经济的近四分之一,是全国发展强劲活跃的重要增长极。

从产业上来看,工业是长三角经济稳定增长重要支撑。上半年,沪苏浙皖三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8.3%、4.7%和6.9%,均高于3.8%的全国水平。

二是中部省份增速放缓。

从增速来看,除安徽(6.1%)、湖北(5.6%)外,山西(4.7%)、河南(3.8%)、湖南(3.6%)、江西(2.4%)均低于全国5.5%的增速。

比较明显的是江西。2022年,江西增速位列全国第二,但从2023年一季度开始,江西经济增速下降,只有1.2%,排在31省份的最后一名。到了今年上半年,江西增速为2.4%,比全国低了3.1个百分点,依然位列最后一位。

分析江西上半年经济数据,主要因素在工业。江西省统计局在上半年工业数据分析中指出,“总体来看,6月份工业经济继续恢复。但工业经济仍面临动力不强、需求不足以及部分地区、行业下行压力较大等问题。”

从江西十大重点行业看,增加值增速“七增三减”,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居前三位,分别增长19.9%、15.9%、1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居后三位,分别下降6.6%、5.8%、0.3%。

另一个是河南,增速也存在趋缓态势,是经济总量前5位中唯一一个增速没有超过5%的省份。

今年上半年,河南第一产业增加值2308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13189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9亿元,增长4.5%。

三是东北经济持续向好。

从经济增速看,吉林、辽宁增速跑赢全国,势头强劲。

吉林的增速更是达到了7.7%,这主要得益于工业的“压舱石”作用。

今年上半年,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228.17亿元,同比增长7%。

一汽集团、吉化公司、长客股份、吉林化纤等百亿级企业及一批重点大型企业生产势头总体良好,对工业稳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而辽宁在今年上半年增长5.6%,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辽宁省统计局分析认为,辽宁经济能够逆风前行,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的原因,在于辽宁省在协同供需两端、提升发展质效、加快动能转换、加大民生保障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成效显著。

黑龙江增速虽然没有跑赢全国,但在一些重要经济数据指标上,也表现亮眼。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1424.6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16.6%,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7位,高于全国同期增速14.5个百分点。

上半年已经过去,下半年已经到来,“决战三季度、决胜全年度、攻坚下半年”是各省拼经济的主动选择,也是赢得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

各地都要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强化务实举措,抓好稳经济运行“基本盘”,抓住项目建设“总抓手”,抓实产业发展“硬支撑”,全力以赴拼经济,共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决策杂志微信公号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