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2-05-30 09:32:58
近日,临沂市科技局牵头实施的山东省“绿色宜居”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山东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攻克“可饰面胶合板连续化生产”关键技术难题,“一次成型可饰面胶合板自动化连续生产线”首板试产产品成功下线,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由临沂市本土企业牵头联合研发的世界首台套可饰面胶合板自动化连续生产线获得成功,为临沂市木业产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模式。
山东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闵家寨村,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并不雄厚。一家乡镇民企如何攻克国际技术难题?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临沂市整个木业产业的转型路径。
作为全国最大的人造胶合板生产出口交易基地,目前临沂市共有胶合板生产企业3300余家,年生产胶合板超过3600万立方米,占全省总产量的60%。其中,可饰面胶合板生产企业1000家左右。虽然产业规模较大,但近年来也面临着生产工艺落后、产品低值化、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资源瓶颈制约等重大共性问题。
为切实解决这些难题,临沂市科技局立足工业强市建设,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木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在深度调研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功组织晟昌新材料、绿森塑木、泰森日盛等市内木业骨干企业,联合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牵头实施了全省第一个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绿色宜居’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采用“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的模式,围绕木质重组新材料、胶合板智能制造、高性能生物质胶黏剂、家居智能化制造、生物基新型复合材料等5个方向,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一批新型材料,研制培育了一批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产品和装备并进行示范应用,为推动临沂市乃至全省、全国木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1亿元。其中,省财政扶持资金1.088亿元,撬动企业投入资金5.012亿元,计划用三年时间,突破绿色宜居前沿技术18项,开发新产品12个,制定标准12项,建设“年产30万立方米一次成型可饰面胶合板自动化连续生产线”等示范生产线11条,助推临沂市和山东省“十四五”期间木业产业产值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5000亿元。
山东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实施的“可饰面胶合板连续化生产”项目就是“绿色宜居”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累计投资3.98亿元。主要任务是在占全省60%的胶合板制造业领域,通过深度的产学研合作,研发智能化连续板组坯关键技术,形成智能化连续组坯工艺,实现现有胶合板贴面技术的“垂直”换代升级,彻底解决传统胶合板易开裂、碳化等传统生产模式无法解决的质量问题,为定制家居产业提供高端装饰板材。
项目实施后,可形成年产30万立方米的新型木质重组新材料自动化连续平压生产线一条,并配套智能化成品检测系统、自动打包封装系统。项目建成达产后,可示范带动上下游综合效益过千亿,推动定制高端家具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一次成型可饰面胶合板自动化连续生产线”已顺利完成批量试生产,即将正式投产。据测算,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该生产工艺整合减少生产工序18道,生产周期由10天缩减到1天;一条生产线日产能达到两万张标准板,相当于目前20家传统企业的产能,工人由1500人减少到70人,厂房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00多亩减少到110亩;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吨以上,生态环保和绿色制造效益明显。
新技术有效解决了木业企业传统生产工艺中遇到的难题。记者从临沂市科技局了解到,如果“一次成型可饰面胶合板自动化连续生产线”能够全面推广应用,120条新生产线即可替代临沂市现有产能,不仅能继续保持原有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还能促进相关企业的整合提升,倒逼传统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可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000家以上,腾空土地1万亩,实现产值1000亿元,税收50亿元,真正推动木业产业向智能、绿色、集约化生产转型。
上一篇:【垃圾分类】费县王富村:“垃圾围村”改变“脏乱差”状况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