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保护好良田方能端牢饭碗!德州禹城位列全省第一

快讯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2-03-14 11:41:45

日前,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财政厅通报2021年度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县(市、区)评选结果,共20名。其中,德州的禹城市位列全省第一名,陵城区位列第11名,除各获1500万元奖金外,还分别获得500亩、200亩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地区交易价格,一般不会低于每亩30万元。本次耕地保护激励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上述通报中更是明确提出:真正让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县(市、区)政治上受表扬,经济上得实惠,发展上有保障。

保护好良田方能端牢饭碗

禹城市张庄镇黎济寨村南,放眼望去是一片绿油油的麦地,禹城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聂立波指着一块成方连片生机盎然的麦田说,这里曾是80多亩的盐碱荒废土地。

“镇上想进行开发利用,但因缺少资金一时未能成功。后来根据上级精神,由市政府投资实施了点补平衡项目。”聂立波介绍,实施项目后既增加了耕地数量,又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了占补平衡指标。

张庄镇党委副书记于凌运掰着手指头算道:“土地整治开发以后,以每亩每年780元的价格承包给了种粮大户,每亩每年能打近两千斤粮食,村集体每年能增加约6万元收益。今年还打算响应国家号召,在这里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进一步提高种粮收益。”

土地整治开发可不仅仅是把土地平整就算完成。禹城市自然资源局土地整治中心主任孙铁军介绍,他们联合农业、环保等部门组织对地块进行检测,主要检测8种重金属和氮磷钾、有机质等,及时提出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等措施,逐年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升土地质量。据悉,禹城市2021年以来新增占补平衡入库耕地面积9800亩,在保护耕地基础上保障了发展空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好良田方能端牢饭碗。德州市自然资源局有关工作人员刘浩介绍,当前耕地保护主要面临“非农化”“非粮化”和占补质量不平衡等问题,要区别对待,对于一些部门单位、企业和个人因建项目或变相搞建设,产生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非农化”行为要坚决遏制;对防止“非粮化”不能搞一刀切,应逐步引导宜粮则粮;对占补平衡则要强力推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双到位。

庄稼人种地越来越“保险”

3月8日一大早,禹城市辛寨镇杨圈村四级田长齐红春又来到田间地头转悠。“每周到地里至少巡查一次,一旦发现有倾倒垃圾、违规取土、违法占地或破坏耕地的,第一时间制止、上报。”

说起自己这个身份,齐红春还有点儿“骄傲”。2020年底的一次巡查中,齐红春发现村民崔某正在地里垒围墙打算盖养殖棚。制止的同时,齐红春及时上报。当天,执法人员前来查看,确定为违法行为,必须拆除。但考虑到崔某确实有创业需求,镇上的工作人员又为他重新选址到了合适地方。“违规的事情咱不能干。也多亏咱田长懂政策、发现早,要不等我盖起来再拆,损失就更大了。”崔某说。

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苏兰武介绍,禹城由市长担任总田长,11名镇(街道)政府主要负责人为一级田长,92名管区党总支书记为二级田长,970名行政村负责人为三级田长,1626名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为四级田长,构建起全域覆盖、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保护网络。严格用途管制,加强规划、计划管控,从项目建设源头上避让耕地,强化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加强耕地执法监管,利用季度卫片和全天候遥感监测信息,坚决把违法用地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他认为,耕地保护靠宣传也要靠执法,同时还要把国家惠农稳粮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3月9日,禹城市辛店镇南田村,汩汩清水通过灌溉软管从丰收河流入对面的麦田。该村有近1000亩耕地,目前约三分之一已经流转至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宋德红介绍,村里都是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农业机械化、服务社会化让种粮食很省事,300亩地三四个人就搞定。去年行情好,加上国家补贴,除了村民的租金和分红,合作社还为集体增收3万多元。临近12时,辛店镇西于村村民于忠洪下班回家路上顺便查看自家麦苗情况,他说:“我这20亩地施肥打药都托管了。如今种粮能托管,节省人工还不耽误上班。账要这么算才行!”于忠洪告诉记者,他自己平时在镇上的产业园里的企业上班,工资每月近5000元,种粮每年纯收益2万多元。

“庄稼人种地越来越‘保险’啦。”禹城市房寺镇农户徐桂水今年把土地流转面积从300亩扩大到730亩。“禹城参保粮食种植户达7.12万户,涉及耕地总面积68万余亩,总保费2337万元,提供风险保障6.53亿元,承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切实守护了种植户粮袋子。”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司伟介绍,今年,禹城市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完全成本保险模式,在保障种子、化肥等物化成本和地租成本的基础上,把保险范围进一步扩至劳动力成本甚至覆盖全部农业生产成本。小麦、玉米的保费,农户每亩每年分别承担6.8元、8元。一旦农户受灾,每亩最高可获赔付950元。

耕地保护就是为长远铺路

“早在2006年,禹城市就颁发了全省第一本基本农田保护证书,市、乡、村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市政府每年都组织对乡镇政府耕地保护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成绩纳入经济考核目标进行奖惩。2017年,禹城市全面完成了基本农田上图入库落地到户任务,重新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将保护任务分解落实到户,进一步压实责任,实行党政同责,让基层干部和群众充分了解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等政策。珍惜土地、用好耕地,全民保护耕地的氛围日益浓厚,202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违法比例降为0.71%,再创新低。禹城市连续多年获省级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禹城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自然资源服务中心主任王炳刚说,根据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禹城市耕地面积达93.94万亩,比“二调”增长12万亩,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并逐步构建起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体系。

基层党委、政府如何协调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与守住耕地红线的矛盾?近年来,禹城市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禹王、保龄宝和百龙创园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崛起,同时借助农地入市盘活资源发展乡镇工业园区,走出一条传统农区融合转型与高端制造业新城建设并行不悖的发展道路,无疑也给耕地保护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去年以来禹城市委提出,在全市倡树“个人为集体铺路、局部为全局铺路、当前为长远铺路”的“铺路型”干部。在禹城市委书记,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滕海强看来,耕地保护就恰恰是这样一项“铺路型”工作,要让干部、企业、农民等大家都来“算大账”,算长远账。而省里通过直达一线的激励政策,通过实打实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的硬抓手,为各级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和扩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带来了新机遇,更是对基层“铺路型”干部和工作的极大支持与肯定。他表示,这些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将全部用于促进基层经济发展,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激励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的镇(街道),继续投入到耕地保护相关工作。另外,禹城市计划从地方财政中再拿出1000万元用于建设耕地保护大数据平台,综合运用先进技术,采取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测,优化耕地资源管理与智能保护。

记者从德州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目前,德州市已要求在全市推广禹城和陵城等地的耕地保护经验,在有效保障发展的同时守住耕地红线,并计划参照省级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

标签: 激励机制 耕地红线 高质量发展 高端制造业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