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95岁复旦大学宗教学学科奠基者、哲学系教授胡景锺逝世

快讯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1-11-30 05:57:33

11月29日,微信公众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发布消息,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原系主任胡景锺,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29日3点23分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5岁。

胡景锺(1926.11.11-2021.11.29),广东番禺人。复旦大学哲学系原系主任、教授。历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校长办公室主任;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哲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上海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

胡景锺于1945年9月至1948年8月,就读于广西岑南大学;1948年9月至1950年2月,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并于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先后于上海沪江大学、上海高校联合办事处、华东高教局任职。1956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进修结业,同年9月进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工作,先后聘任助教、讲师,并担任副系主任职务。1979年11月至1983年4月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1983年5月至1984年10月任复旦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1984年11月至1988年12月任哲学系系主任,并聘任副教授;1991年起聘任哲学系教授;1991年7月离休。

胡景锺长期从事宗教哲学、基督教思想史研究。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和哲学系主任期间,仍于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积极沟通校内外科研教学资源,并身体力行担负宗教学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复旦大学宗教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复旦大学宗教学学科的奠基者。

复旦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开设宗教学类课程的高校之一。1964年,胡景锺就邀请严北溟先生开设了“佛教哲学史”。从1978年起,胡景锺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基督教思想史”课程,和严北溟先生的“佛教哲学史”一道,成为了1977年大学恢复招生之后,最先恢复的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宗教学类课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宗教学研究和教学的恢复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胡景锺积极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研究分析宗教问题,先后发表了《浅论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存在》《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教会大学》《试论“人”在哲学地位中的演变——从批判神学的历史谈起》等一系列论文,并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奖。1984年底,在他的积极筹备下,哲学系牵头成立了跨系的宗教学研究室,胡景锺兼任室主任,这是国内大学中较早成立的专门性的宗教学研究机构。他主编的《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以宗教哲学经典主题为对象,阅读文本涵盖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西方宗教学者的作品,是学生理解宗教哲学的重要读本。

在担任系主任期间,胡景锺慧眼识才,留下了俞吾金、吴晓明等一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有效充实了哲学系的教学科研力量,也为哲学学院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离休之后,胡景锺依然笔耕不辍,发表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要认真对待宗教——纪念复旦大学开设宗教课50周年》《试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试析“生命教育”的缺失》等忆旧、回眸、思索、探讨类的杂文20余篇,自编了《三叶集》。其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一位耄耋老人对国家、对民族、对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

从2016年开始,胡景锺用自己的积蓄,在哲学学院设立了桂海奖学金,支持学院的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已有33位学生获得“桂海优秀学生奖学金”、“桂海励志奖学金”和“桂海优秀学生单项奖学金”。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