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强省会·新观察】贵阳经开区:强工业支撑 加快打造千亿级开发区

快讯 来源:贵阳网      时间:2021-11-18 19:27:27

“强省会”首先强产业,强产业重点强工业。贵阳经开区将聚焦工业经济发展短板,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深入实施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企业提质增效工程等“七大工程”,强集群、育龙头、抓项目、促升级、保要素、优环境,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大突破,加快打造千亿级开发区,构筑黔中经济区产业新高地。

【短板检视镜】产业链有待完善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的业务之一是制造轮式挖掘机,但一台轮式挖掘机所需要的数千个零部件中,除了内饰件、玻璃、轮胎等少部分零部件实现本地配套外,大部分零部件特别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都需要从省外购买。

贵阳经开区一角。(资料图片)

詹阳重工的“舍近求远”,反映的正是贵阳经开区工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产业链不够完善,急需补链、延链,补齐产业链空白环节、薄弱环节、关键环节。

除了以詹阳重工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链,贵阳经开区航空航天产业链、汽车产业链、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健康医药产业链等细分产业链,均不同程度表现出产业链不完整、本地配套不足、辐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而配套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主机企业配套成本增加,比如,贵阳海信的钣金件、机壳、包装材料等基本实现本地配套,而核心关键部件仍由省外市场供给,物流成本高。

产业链的不完善,还体现在龙头企业带动不够、配套环境有待优化等方面。

龙头企业带动不够强。由于本地配套和产品市场消化能力不足,导致龙头企业带动不足,产能得不到完全释放。奇瑞万达的客车发动机、动力系统等核心部件无法实现本地配套,且受限于客车市场份额,因此在本地汽车产业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

产业配套环境不够优。配套环境不仅体现在政策和服务上,更体现在产业生态上,贵阳经开区部分产业链在发展中存在供需矛盾:主机企业需要的高品质零部件,配套企业无法提供。

此外,贵阳经开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烟独大”的情况仍然存在,且非烟部分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的“主力军”主要集中在航天航空企业,民营企业对工业发展的贡献度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产业现状图】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贵阳经开区信通达数字产业园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该项目是贵阳经开区今年新引进的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不仅要建设大数据产品研发基地、创新中心、孵化中心,还将建设智能工厂。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焊接客车骨架。

为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贵阳经开区把工业经济作为命脉来抓,并定下了“强省会”目标责任状: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一番以上。

目标就是指引。贵阳经开区围绕以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为主攻产业及以新能源汽车为特色产业的“两主一特”产业体系,念好引、育、优“三字诀”,不断完善工程机械产业链、航空航天产业链、汽车产业链、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健康医药产业链、氢能源产业链等产业链。

念好“引”字诀,壮大工业规模。贵阳经开区围绕“两主一特”产业体系,用好“两图两库两池”,通过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等方式开展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先后借助“苏商入黔”、数博会、“浙商入黔”等活动平台,对接了近200家企业,并签约了氢能产业园示范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

念好“育”字诀,壮大市场主体。贵阳经开区相继出台了《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实现工业大突破十五条措施(试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等政策,全力优服务、强保障,加快培育壮大工业企业。

贵州玉蝶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电线电缆智能制造车间。

念好“优”字诀,提升发展质量。经开区积极引导工业企业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加快优化存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航天电器等7户企业被列入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晨光生物等8户企业被列入2021年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项目累计达6个,占省、市比重分别为42.8%、54.5%。

贵阳经开区“两主一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方面,截至目前,拥有规模以上航空航天企业18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程机械及能矿装备企业8家,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10家,规模以上健康医药企业7家。

除了刚起步不久的氢能源产业尚未形成链条,贵阳经开区其他产业链雏形显现、逐步完善。今年前三季度,贵阳经开区非烟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

“强省会”行动既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贵阳经开区将抢抓机遇,围绕“两主一特”产业体系,从总量提升、结构优化、项目支撑、创新驱动、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快完善各产业链,建设新型工业化体系。

【发展任务书】补短板强链条优结构 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针对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贵阳经开区将聚焦抓目标、抓项目、抓主体、抓产业、抓要素、抓园区等“六抓”,加快补短板、强链条、优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集约化发展,为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补链延链 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小孟工业园南部,航天江南智能制造基础件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已启动建设。在项目一期中,不仅要建设研发大楼、生产厂房、仓储物流、配套设施等板块,还将部署高压继电器生产线、惯性器件产品智能装配生产线、转向电机生产线、航天航空精密传动装置生产线等27条智能化生产线,以及机器人总成、动力总成试制线。

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在检查半成品。

“我们将把连接器、电机、电源、控制器等关键基础件聚集到这里,形成一个以工业基础件生产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贵州航天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贵东表示,项目将通过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产线、示范车间和示范工厂,建设智慧化示范园区,让其成为贵阳航空航天工业基础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发展是落脚点,项目是着力点。贵阳经开区将以招商为“生命线”,以项目为“强引擎”,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自主可控的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及能矿装备、应急救援装备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基础产业,培育引进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特种机器人等前景产业。

做优做特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航天电器、贵阳海信、玉蝶电工等龙头企业,发展精密电子元件及组件、智能电视、电线电缆、服务器、半导体等重点产品。坚持以大数据安全产业为引领,培育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构建集安全软件、安全装备、安全服务和安全+衍生业态于一体的大数据安全产业生态。

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和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自主可控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进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集群化发展。

贵阳经开区将探索建立产业链“链长制”,由区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组织研究产业政策、编制图谱清单、攻坚短板弱项等,当好产业发展的指挥员、调度员、招商员、服务员,推动产业集群能级提升。

加强创新研发 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詹阳重工今年引进的博士团队预计本月底到达,将助力企业研发大吨位应急装备。这是詹阳重工创新引才模式,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促进产品迈向高端化的重要举措。

无人化、智能化是应急装备发展大趋势。近年来,詹阳重工加快促进产品无人化、智能化发展,履带式挖掘机等产品已实现无人化操作。“市场变化太快,我们必须加快研发速度,此次通过柔性化引才方式引进成熟的博士团队,是为了确保人才能够快速投入到研发工作中,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詹阳重工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高山铁说。

“需求牵引、敢为人先、快速反应、先试后定”,这是詹阳重工的产品研发思路。“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底气就来源于公司的技术积淀和研发实力。”高山铁说,詹阳重工也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引进、消化、提升、再创新,巧借外力、勤练内功,加快产品高端化发展。

产品迈向高端化,创新研发是关键。贵阳经开区将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辖区内大中型企业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各类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载体为支撑,通过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深入开展企业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评价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推动科技企业集聚、科研成果转化、创新能力提升。

同时,发挥好“两主一特”细分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快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例如,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依托航天江南集团、詹阳重工、奇瑞万达等企业,带动枫阳液压、矿山机械等配套企业,重点发展精密传感及测控仪器、发动机控制系统、高速工程车、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支持贵阳海信依托新建模组整机生产线项目,扩大产能、拓展市场;支持航天电器发展高端电子元器件及组件,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玉蝶电缆研发新产品,提升产能、扩大规模。

贵阳经开区还将持续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着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三产中的比重,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规上工业中的比重,依托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加快迈向中高端。

强化服务保障 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

项目引进来了,但土地供应迟迟不到位,导致项目落地慢、落地难,这在过去是常遇到的情况。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今年,贵阳经开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落实“标准地”和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有效变革传统的工业用地供应模式,实现工业用地供应前置。

“标准地”改革,是贵阳经开区推动资源要素向工业聚集、加快项目建设的新举措之一。为抓好工业用地,贵阳经开区将以修改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契机,抓紧对工业用地进行梳理、研究,优先保障工业用地的数量和质量,并同步建设标准厂房,加大“以房招商”力度。

一边要“改”,一边要“换”和“转”。对于综合效益较低的企业和项目,贵阳经开区将加快“腾笼换鸟”,把资源提供给投资大、发展优、专精特新的工业项目,提高亩均产值,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着力打造区域级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用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发展,实现工业发展提质增效降本。

贵阳经开区还将进一步强化人才、金融、政策等要素保障,构建更加完善有力的工业政策支撑体系;持续健全完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谋划设立工业产业基金,建好工业发展资金池,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加强水电气讯保障,推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为项目落地达效做好基础支撑。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菊/文 石照昌/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