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来源:网易财经 时间:2020-09-21 14:20:40
1991年,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成立,同年9月第一家门店开业。
2003年,联华超市赴港上市,此后开始疯狂“买买买”,大举攻城掠地。
2007年,粗放式扩张拖累财报表现,全年大卖场业务巨亏2.43亿元。
2017年,迎来“金主爸爸”,阿里巴巴成为联华第二大股东。
2019年,咸鱼难翻身,5年连续亏损,关店千家,昔日“超市一哥”跌落神坛。
一年关店100+ 阿里也救不了!中国连锁超市鼻祖跌落神坛 (来源:清流)
出品|清流plus
作者|黄晓韵 梁耀丹 主编|赵妍
清流Plus,资本是本故事书。大家好,我是常年吃土却仍然抑制不住剁手的清流君。在今天随意买买买的年代,你们大概想不到,曾几何时,随意进出百货大楼会是身份的象征。
比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广州,只有那些拥有护照、华侨证、外籍工作证的人,才能进入友谊商店愉快地剁手。而大多数人只能隔着柜台,卑微地张望。普通老百姓有了点钱,想买点好东西,也只能走到大商场里,看中什么再请营业员拿下来看一看。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1年,上海第一家“联华超市”开业,敞开的货架,让老百姓终于可以自由选购,第一次有了自己是上帝的feel,因此“联华超市”也可以说是中国连锁超市的鼻祖。
本期视频,我们就来讲讲联华超市的故事。它将近三十年的发展,非常曲折和坎坷。同时,与它息息相连的,还有一个上海滩风云人物的命运浮沉。
第一阶段:咸鱼翻身,独占行业龙头十余载
1991年9月,联华超市曲阳店在上海曲阳路玉田路开业,据说此后连续两个星期,客流天天爆满,剁手的群众在门口排起一条长长的队伍。
然而,好景不长,在初创阶段的1991年到1995年,联华超市开出41家门店,销售2个亿。表面风光,钱却没挣着:公司累计亏损560多万元。
谁能救联华超市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一个关键的人出现了,此人叫王宗南。
王宗南可不简单。出生于1955年的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宁”,在不惑之年以前,一直在官场浮沉。他曾担任黄浦区组织部副部长,之后历任黄浦区商委主任、区长助理、副区长,一路平步青云。1995年,王宗南离开政府机关到国企任职,担任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接下来的差不多十年里,王宗南把联华超市这个亏损的“烂摊子”,收拾得妥妥帖帖。
首先,他用了两年时间,让联华超市在全国连锁超市中位列第一名。此后又过了两年,联华超市取代上海第一百货,跃居中国零售业销售排行榜第一名。
当年联华连年亏损,不少人认为公司应该收缩,通过减少网点,降低成本。王宗南则认为:公司亏损的原因恰是经营规模太小。他说,对于连锁超市,网点就是市场,联华必须扩张网点。
结果证明他是对的,这一步险棋,赢来了联华的“咸鱼翻身”。通过大规模扩张,联华迅速甩掉了亏损的帽子。1996年底,联华的门店达到108家,销售也从2个亿上升到8个亿,也就是一年利润就填了前面四年半亏损的坑。
王宗南带领联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也让他的事业扶摇直上。
2003年4月,上海一百、华联、友谊和物资这几个上海四大商业集团,组建成年销售收入近千亿元的商业“巨无霸”百联集团,而王宗南改任百联集团第一任总裁。
2003年6月,联华超市在香港主板市场挂牌上市,开创了多个第一:香港联交所第一家以连锁零售业为概念上市的公司、第一家带有国企背景和上海地方企业色彩的上市公司、SARS后第一家走出国门海外上市的公司。
根据媒体报道,时任上海商委主任张广生对这一成绩颇感自豪,称“王宗南改变了上海商业在全国商业中的地位”。
2006年,光明食品集团成立,王宗南又改任光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在主政光明集团后,王宗南复现了联华超市的传奇:集团销售规模从2006年的659亿元,增至2012年的1393亿元。
先后统帅上海两大企业航母,王宗南收获了“红顶企业家”、“商业教父”等称号,一时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第二阶段:跑步向前,大手笔“买买买”扩张商业版图
而此时的联华超市,一样无比风光。上市后,联华的步子迈得更大。“财大气粗”的联华继续在全国“买买买”大举扩张。对于联华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
2002年,联华并购了杭州华商集团。“家友是千家万户的朋友”,杭州的朋友如果记得这句广告词,恭喜你,暴露年龄了。华商集团旗下的“家友超市”是当时浙江最大本土超市品牌。在华商集团被并购后,“家友超市”直接改名换姓为“世纪联华”。
2004年,联华又收购了大连友嘉集团在沈阳的2家大型综合超市;接着并购杭州解百超市53%的股权;还收购了家得利超市位于临安的7个网点。
“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仿佛已经成了一个定律,联华自然也逃不过。疯狂的扩张没有为联华超市带来预期的盈利,反而为日后艰难经营埋下了伏笔。
2005年,联华超市在收购了广西最大的连锁超市广西佳用51%股权后,停止了大手笔“买买买”的节奏。
随后,联华超市把目光转移到了别处,开始以合作、自营加收购的方式在哈尔滨、沈阳、北京、天津等地广泛布局自己的大卖场“世纪联华”。
然而,这新开展的业务是个倒贴钱的玩意儿。2007年财报显示,联华在当年虽然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全年大卖场业务却巨亏2.43亿元。
其实,大卖场业务的亏损,跟联华超市高管的频繁变动也脱不开关系。在王宗南之前,世纪联华总经理张琳琳和执行总经理美国人白尔曼先后离职。这两个高管,一个是老联华出身,一个曾是家乐福中国北方区总裁。插一句,家乐福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超市,虽然现在江湖地位不太行,但刚进来中国的时候大杀四方,令同行闻风丧胆。王宗南原本想着这俩人可以中西合璧,强强联手。可惜,人还没来得及施招,就离开了。
不难发现,这时候的联华在发展上已经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2005年至2009年,联华超市一直稳坐中国快消品连锁百强的龙头位置,直到2010年才被华润万家超过,但当时两者的年销售额实际上相差不大。
第三阶段:落日残阳,没落的昔日王者
大浪淘沙,中国零售业混战持续打响。2013年,联华超市排名跌出中国快消品连锁百强前三。掉到了华润万家、大润发和沃尔玛之后。当时,华润万家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千亿元级别,而联华超市不过才688亿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4年,尽管联华在业内排名不变,但销售额不升反降,同比降幅达到了10.3%,当年销售额为617.5亿元。2015年,公司开始亏损。
也是在这一年,联华被永辉盯上了。永辉购入联华超市21.17%的股份。这桩交易被外界视为“零售黑马”抄底“过气一哥”。然而联姻不到两年,永辉超市与联华超市就分道扬镳了。
2016年12月,易果生鲜以8.5亿元的价格收购永辉所持联华超市21.17%的股份,成为联华第二大股东。但是好景不长,不过半年,易果便出手联华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交易的联华超市股份属于平价转让,应了那句歌词“就像是一场梦”。
永辉、易果的慌忙离场后,真正的大佬登场,联华终于抱到了大腿。2017年,“金主爸爸”阿里巴巴向易果生鲜收购联华超市18%的内资股股权,成为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
阿里入局,有一个背景。2016年双十一前夕,马云爸爸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此后阿里就接连入驻苏宁,收购银泰、三江。阿里的加入,明显是要对联华超市开展新零售布局和改造。
新零售改造能否成为拯救联华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实似乎很残酷。近年来,联华超市新零售改造、关店止损、成本优化多管齐下,业绩已经有所改善,但仍未能摘掉亏损这顶大帽。
联华超市公布的2019年业绩报告显示,联华全年关闭门店335家,这已经是联华超市连续亏损的第五年。
其实不只是联华超市,曾经家喻户晓的人人乐也已经在退市的边缘,前面提到的家乐福,在2019年也以48亿元“卖身”苏宁。
所以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王者,在互联网的大潮下,传统的零售业态都被颠覆重造,无一幸免。没跟上历史发展进程的,只能被遗忘、被抛弃。
不过,与联华超市的没落相比,一手缔造联华超市辉煌的上海滩“商业教父”——王宗南的结局,更为令人唏嘘。
2013年,就是联华超市排名跌出中国快消品连锁百强前三的这一年,已经主政光明集团的王宗南,于当年11月27日卸任光明集团董事长一职,最初的对外解释是“因病辞职”。
但到了2014年,上海检察网发布通告称,王宗南“涉嫌在友谊(集团)有限公司、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任职期间挪用公款、受贿”。
2015年,王宗南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根据法院的结论,2001年至2006年,王宗南在上述两家企业期间,伙同联华超市原来的4位高管,利用职务便利,先后十余次共同挪用公款共计1.95亿余元。这些款项被用于相关公司的经营活动,并谋取个人利益。
联华这块助他成长的沃土,最终也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上一篇:警惕特卖团购平台信息与实际不符
下一篇:最后一页